为搭建师生共读共促平台,以阅读为纽带破解学生心理困惑,引导学生在文字中沉淀成长力量、在交流中明晰前行方向,10月23日霜降当天,生科院于同大公寓32-33栋二楼连廊“雅韵匠心”辅导员工作室,成功举办“霜降・阅见”成长读书交流会。学院党委副书记黄惠利、全体学工组老师受邀担任嘉宾,3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以书为媒,共话成长。

活动在秋日主题的轻音乐中拉开序幕。诗词书签、热茶与精心准备的活动手册,迅速营造出温馨沉静的交流氛围。主持人以“霜降是沉淀的节气,也是成长的序章”为引,点明活动主旨,正式开启分享环节。
在深度分享中,三位学生代表结合书籍与自我经历,生动诠释了“阅见成长”的力量:
刘涵同学分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保尔的坚韧为锚点,诠释了“成长是在困境中锚定方向,用执着把挫折锻造成人生的钢骨”;

马明宇同学从《云边有个小卖部》出发,将刘十三的平凡日常凝练为感悟:“成长是在烟火气里读懂牵挂,那些细碎的温暖,是生命最坚实的底色”;

朱薛燕同学以《长安的荔枝》中李善德的奔波为镜,提出:“成长是在‘不可能’里寻得破局之路,微小个体的韧劲,足以撑起一场人生的突围”。

学工组老师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对分享内容进行点评,并围绕“如何在阅读中沉淀智慧”提出建议。学院党委副书记黄惠利则从“霜降沉淀”的寓意出发,寄语学生:“成长就像霜降时节的作物,既要‘吸收养分’(读书学知识、学方法),也要‘抗寒蓄力’(培养心理韧性、学业耐力),就像霜降时草木放缓生长,调整状态再出发,反而能走得更稳。”
随后的手工共创环节,师生协力制作动植物手工装饰,在动手协作中深化情感联结,现场氛围温馨而宁静,成为整场活动中一抹温暖的亮色。






活动尾声,全体师生合影留念,将这场秋日共读的温暖定格为成长的共同记忆。霜降沉淀万物,阅读沉淀成长。这场以节气为韵、以书籍为桥的交流会,不仅是思想的碰撞,更是青春在沉淀中蓄力的生动注脚——当书页翻过,成长的答案,正藏在每一次共读与共鸣之中。

撰稿:毛若雨 摄影:新媒体部 审核:黄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