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2025年国庆与中秋双节来临之际,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为让留院新生度过一个温馨难忘的“校园第一秋”,于9月30日晚在学院食品实验室举办“情暖双节·饼香校园”新生亲手制作月饼活动。学院院长李长春、党委书记王志锋亲临现场,与30余名新生一同揉面、包馅、压模,在欢声笑语中体验传统民俗魅力,感受劳动乐趣,传递学院的关怀与温暖。
一、指尖揉团圆: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创造之乐
活动现场,实验室老师们早已备齐面粉、馅料、模具等材料。“揉面要均匀,馅料不能太多,否则会露出来。”在张正茂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围站在操作台前,挽起袖子跃跃欲试。有的同学手法生疏,面团在手中“不听话”,引来阵阵善意的笑声;有的同学则很快掌握技巧,将莲蓉、豆沙等馅料娴熟地包入面皮,再放入印着“湖工”字样的模具中按压成型。党委书记王志锋拿起一块月饼生胚,笑着对身边的同学说:“劳动是最美的体验,自己做的月饼吃起来才更有味道。”院长李长春也与同学们分享劳动心得:“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实践能力的平台,希望大家在动手过程中收获成长。”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忙碌,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月饼摆满托盘,等待送入烤箱。同学们看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成就感,劳动的快乐在互动中传递。




二、饼香承文脉:在传统习俗中感受文化底蕴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古代的月饼和现在有什么不同?”活动间隙,新生同学们一起讨论中秋节的起源、习俗以及月饼背后的文化寓意。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团圆美满”的文化内涵,从传统手工月饼的制作工艺到现代月饼的创新发展,同学们讨论得头头是道。学院党委书记王志锋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与魂,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同学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烤箱中飘出阵阵香气,浓郁的饼香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交织在一起,让这个校园中秋更添韵味。

三、情暖新生心:在校园关怀中收获家的温暖
“这是我第一次在学院过中秋,本来有点想家,但学院的活动让我感觉像在‘大家庭’里过节。”来自四川的新生成郑宇捧着刚出炉的月饼,眼眶有些湿润。考虑到部分新生因路途遥远或学业安排无法回家过节,学院提前策划了此次活动。院长李长春逐一走到同学们身边,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刚来学院还习惯吗?有困难随时找老师和学长学姐。”他勉励新生们:“大学是人生新的起点,希望大家珍惜校园时光,在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这个‘新家’里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让第一个校园中秋成为难忘的青春记忆。”当热乎乎的月饼出炉时,同学们争相品尝,酥脆的外皮、香甜的内馅在口中化开,更甜的是心中的暖意。



此次“情暖双节·饼香校园”活动,不仅让留院新生在劳动实践中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在传统文化中感受到中华文脉的厚重,更让他们在学院的关怀中度过了一个温暖的“第一个校园中秋”。月饼虽小,承载的却是学院对新生的殷切期望与深切关怀。同学们纷纷表示,这个双节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未来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不负学院的培养与期望。
撰稿:姚国新 摄影:姚国新 审核:李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