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的暑期,当大家趋于放慢脚步的时候,生科楼的实验室和办公室却总能看到一个个从容的身影,他们主动放弃假期,或全神贯注的钻研,或一丝不苟的实验......他们以勤奋为笔书写新时代青年的美丽画卷。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暑期工作的故事吧。
麻糖米酒团队:加速技术研发,助力支点建设
麻糖米酒团队积极抢抓政策机遇,紧密对接产业需求,深挖本地糯稻和酒曲资源,利用暑期加速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助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扩能提质,推动孝感麻糖米酒迈向100亿产业,为支点建设做贡献。


作物品质调控团队:聚焦分子机制,深耕品质调控
作物品质调控团队在暑期也没有丝毫懈怠,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糯稻、番茄等作物果实品质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暴志茹老师悉心照料着她负责的基因改良番茄,这是她去年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成员们日夜钻研,力求在作物品质调控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植物多糖利用团队:挖掘特色资源,促进高值转化
植物多糖利用团队的师生们正充分利用暑期黄金期,全身心投入茯苓多糖衍生医用产品的研发工作。在周宗宝老师的带领下,团队围绕茯苓多糖的生物活性改造展开系统性攻关,重点突破多糖结构修饰、生物相容性优化等关键技术。通过实时数据解读帮助学生掌握实验设计逻辑,并详细讲解统计学图表的制作标准,强调科学性与美观性的统一,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科研能力。

科教融汇:以研助教促学,科研育人并举
晚上,重点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一些研究生和留校本科生也在老师的带领下挑灯夜战。白天他们开展户外采样与实验操作,夜间进行数据分析和文献研讨,在协同合作中实现科研能力与育人成效双提升。“几名学生近期要参加全国大学生医创赛答辩,我们利用晚上时间多模拟几次,每次都有提高。”重点实验室的李蓓、郑美娥等老师在自己做科研的同时,还利用暑假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

考研教室:静谧学习空间,全力护航备考
中午室外骄阳似火,六楼考研教室凉爽而静谧,早到的学生已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仿佛空气中都弥散着知识的味道。“现在是考研备战关键时期,我们全方位为大四考研学生做好服务。”辅导员韩佳茂老师时刻关心着他们。

大一学生:明确发展目标,暑期科研体验
多名大一的学生也放弃了暑假休息,跟着老师一起做科研。“今年暑假跟我一起做实验的学生有12名,都是大一的学生,他们在心中早已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彭宝玉老师说。这些大一学生怀揣着对科研的热爱和憧憬,在这个暑期开启了他们的科研初体验,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为未来的学术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暑期,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各实验室的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奋斗的意义,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在科研、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书写着属于自己精彩的耕读篇章。
撰稿:韩佳茂及各团队 摄影:各团队 审核:李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