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理论认知,增强实践技能,提升专业素养,生科院2024级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于2025年7月5-13日前往广水三潭实习基地,圆满完成了动植物野外实习。

7月5日清晨,学院领导班子早早来到生科楼下为实习师生送行。院长李长春在动员讲话中指出,动植物野外实习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理论知识,培养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他特别叮嘱同学们在确保实习安全的前提下,把握宝贵的野外实践机会,强化专业素养,陶冶性情,增强沟通协作能力。实习期间,院领导专门看望实习师生,考察了学生生活保障情况,重点了解学生食宿安排与野外路线的安全防护措施,并与师生们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实习过程中的学习心得与实践感悟。

三潭地处桐柏山与大别山交汇处、长江与淮河流域分水岭,具有亚热带、温带的植物群落和丰富的动物资源,为野外实习提供了绝佳的自然课堂。在教师们带领下,同学们跋涉于山林溪涧,穿梭多样生境,细致观察动植物的形态特征以及分布规律,初步掌握动植物野外调查、标本制作及物种鉴定的基本技能。实习期间恰逢异常高温天气,给野外作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尽管汗水浸透了衣衫,但学习的热情丝毫不减。



三潭拥有亚洲最大野生青檀林,园中野生青檀树超1万株,其中“树王”年龄超过千岁。当亲眼目睹园中那棵树龄逾千年、树径约1米的“青檀王”时,同学们无不为之震撼。植物学指导老师田春元、仇小艳和暴志茹以此“活化石”为例,深入讲解了古树名木保护的意义和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进化策略。“站在千年青檀王树下,触摸着历史的年轮,课本上关于植物适应性和古老物种保护的知识瞬间变得无比鲜活和厚重。”学生何俊贤动情地说。同学们还系统考察了景区内丰富的乔木、灌木、草本及蕨类植物,将理论知识与鲜活个体一一对应。



动物学实习同样精彩,却遭遇了连续两晚的降雨。这给本应活跃的夜间昆虫诱捕工作带来了困难。面对挑战,在动物学指导老师张林带领下,学生们并没有退缩。张林老师现场指导同学们辨识被灯光吸引而来的各类昆虫,讲解其分类特征和生活习性。午后或傍晚,同学们则三五成群,学习不同昆虫的针插、展翅、整姿、标签书写和保存方法。


这段九天的野外实习经历,同学们不仅拓展了专业技能,更锤炼了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精神。带队教师始终将学生安全健康放在首位,精心准备了包含晕车药、解暑药、肠胃药和蛇药等在内的应急药品包,并时刻叮嘱同学们做好防晒防暑、预防感冒等防护措施。
撰稿:李义刚 摄影:周勇 何俊贤 审核:李长春